孩子厌学的预防和应对

发布时间:2023/8/5 浏览量:

     孩子厌学的预防和应对


    目前孩子的厌学的现象比较普遍,有的还比较严重,据统计,85%的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厌学情绪,6%的学生有比较严重的厌学情绪。

    那么有的学生怎么就那么厌烦上学呢?这其中的原由可能有很多。其主要的,我们认为,除了学习本身是一件需要长久坚持而且很枯燥的事情外,与学校、社会、家庭的环境、教育方式和个人的特质有着紧密的关联。

    比如说在家庭方面:

  每一个父母都对自己的孩子有所期待,然而有很多父母对孩子有不切实际的要求,总是要求孩子学习成绩或某些方面要达一个特定的高度,一旦孩子没有达到或者是有所失误,父母就会对孩子大发脾气,甚至是打骂。我们看到,有的家长的标准是永远也达不到的,因为她的标准实际上是她的一种愿望,是想让孩子去实现自己的愿望的一种理想。这种标准只是她心中的标准,并不是客观的标准。这样的标准孩子再努力也是达不到的,于是内心就会滋生挫折感,在受到无数次挫折后,自然就会把坏情绪与学习联系起来,一拿起笔来心情就不好,干脆就不学习。

  在教育方式、方法上,有的家长习惯性的批评、指责、贬低,只盯着孩子的缺点、不足,导致孩子的自尊和自信心受挫。同时,父母由于自身的种种压力所产生的焦虑情绪向下流动,不知不觉地传递给孩子,导致孩子压力被放大,学习自然失去动力。

  在学业方面:

  有的孩子认为,老师讲课的方式不适合自己的学习口味,加之布置作业太多,造成超长时间的学习疲劳,还有甚者,有的家长还给孩子找一大堆课外卷子让孩子完成,做完这个再做那个,没完没了的学习,休息、娱乐时间太少或根本没有,身心不能交替放松,神经繃得太紧,超出孩子的能力范围,当繃不住的时候,撂挑子就是一种很好的解脱。

    在孩子自身方面:

  由于学业的重压、父母过高的期望、成长的烦恼,同伴之间的关系,亲子互动不申畅,都给孩子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无法从学习中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再努力也感觉不到心理上的肯定、情感上的愉悦,久而久之就不在乎成绩好坏,对学习持放任的态度,喜欢把精力放在跟学习无关的事情上。

  第二,对学习缺乏兴趣。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学习之外会遇到很多诱惑,稍不留神,就会被哪些能给自己身心带来即时满足的事情带偏,尤其是当他们找到了能获得成就感和愉悦感的途径的时候,比如打游戏。

  第三、自制力控制不好是这个阶段的孩子普遍存在的问题。不少孩子会很容易压榨学习的时间去玩游戏,时间把控不好,学习任务完不成,慢慢的学习越落越多,最终跟不上,厌学情绪开始产生。

  第四、没有总结出自己有效的学习方法。很多孩子开始是并非不努力,有的是学习方法不对,没有找到自己有效的学习方式方法,导致努力了没有得到成绩回报。长此以往产生焦虑、自卑、自尊心和自信心受挫等心理,只好用逃避学习来缓解自己的不适情绪。

  第五、不能很好的处理同学关系。这个时期,特别是青春期阶段,孩子特别重视他人的评价,加之以自我为中心,包容心不够,同时处理关系的技巧缺乏,导致矛盾丛生,到学校上课时产生过高的压力,时间一长就干脆不到学校上课了。

  面对如此多的厌学因素和不利影响,家长如何在孩子负重前行的学习道路上起到帮助、推动、引导、加油的作用呢?我们可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些工作。

  一、帮助孩子分析原因,协助孩子解决困难

  心平气和地和孩子来探寻厌学的原因,而不是给孩子讲上学的重要性、重要意义,不要只讲道理,有时候孩子的道理比我们讲得还透,要和孩子一起讨论是什么让孩子不想学习,是什么让学业遇到困难跟不上,同伴关系出现了什么问题,或者是由于身体不舒服,还是家庭关系出现问题。如果找到了真正的原因,就可以与孩子一起想办法,帮助孩子来探寻解决的方法。

二、先建关系后讲道理

孩子厌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轻到重,最后导致完全不去学校上课。

所以,我们家长在这方面都要保有敏锐的觉察,提高对孩子厌学心理和自身特点的认识,在发现孩子有厌学迹象时我们不能认为是孩子娇情,批评几句、骂两句,孩子就会改掉不想上学的习惯。重要的是要及早跟进,做好沟通工作,以免消极情绪加重,导致无法到校上课的严重现象。我们经常会见到,孩子彻底不到学校上课了家长才求助于心理疏导和心理治疗。

所以,有的时候,常常会出现这种现象,当你想要与孩子沟通时,要与孩子一起分析原因或了解厌学情况时,遇到的是孩子问题已经很严重了,已经厌烦与家长说话了,有的甚至关起门来拒你于千里之外。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呢?首先要做的心理准备是,耐下心来,耐心耐心再耐心,压住头顶冒火的暴雷脾气,在适宜的时候进行平等交流,这个交流要切忌,先不要谈上学、谈学习、谈到有压力的事情,要交流无足轻重的事情,或者说所谓的“鸡毛蒜皮”的事情,或者与孩子聊一些他们感兴趣的事情。有的家长会说,不谈学习谈什么呢,我要的就是让他尽快到学校去上课。但是让我们失望的是,家长越催孩子上学,越逼孩子学习,孩子就越跟你较劲,就越不去学校,就越不学习。我们的脾气有多大,他逆反就有多强,你根本扛不过他,败下阵的来一定是我们。所以,我们要先建立起好的关系,与孩子交流他们能交流的事情,比如感兴趣事情,比如所谓的闲聊等。我们要知道,孩子能跟你闲聊,就已经前进一大步了,聊,这是建立情感关系的过程,并不是像有的家长认为的那样,是瞎扯,是在浪费时间。当孩子把房门关上的时候,这就快要对你把心门关上了。我们的最终目的是要孩子缓解厌学情绪,回到学校,但并不是现在。

三、切合实际的期待与客观的要求

    我们都知道,一个跳得再高也够不着的东西,往往会使我们感觉到挫败。如果多次跳起来还是够不到,我们可能就不会再去触碰这个东西了。有了挫败感,我们的情绪就会低落,我们的动力就会丧失。学习也是一样。然而部分家长经常会有这样的不切实际的要求,致使孩子在学习的历程中的挫败感不断的聚集,到了压垮骆驼的那根稻草的到来时,孩子就会毫不犹豫的躺平。

    因此,家长要对孩子的状况有所了解,接受孩子的正常现状,摒弃不切实际的期待和要求。当然稍稍的鞭策是自然的,如果不切实际的强迫性的划定标准,不客观的过高要求,就会适得其反。

四、彼此尊重,平等对待

随着孩子的慢慢长大,特别是青春期的孩子,家长更应该以平等和尊重的态度对待他们。有的家长反映,小学的时候家长说什么孩子就听什么,从上初中开始就不听话了,也有了厌学情绪。这就是青春期的孩子,独立意识不断增强,成人感、自主意识日益强烈,对不符合自己心意的事情的一种应对,一种反叛,甚至有的时候,并不为了什么,就是为了跟家长作对。这就要求我们家长平等对待孩子,以成人对成人的态度对待孩子。该商量的商量,该让孩子作主的就给孩子一部分作主的权利,孩子需要支持和帮助的时候可以支持和帮助,不需要支持和帮助的时候,家长就要与他们保持距离。然而,而我们大人或家长却仍然把他们当孩子管束和调教,还想把他们当作小学生小孩子对待,这必然与孩子的成长意识发生碰撞。

五、以成就感和掌控感激发孩子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

掌控感是一种心理状态,当我们感到自己能够影响和控制自己的生活和环境时,我们通常会感到更自信、更安全和更满足。

  掌控感与成就感密切相关,当我们获得成就感的时候,就会给我们带来愉悦感,我们就会获得更多的自信力。

  要帮助孩子获得更多的掌控感和成就感,可以尝试以下方法:

  第一,给予孩子决策权,培养孩子责任意识。让孩子参与决策,例如家庭活动的安排、衣服的选择等等,并给予他们负责的任务,比如帮助做饭、清洁、照顾宠物等。这样可以让孩子感到自己能够对自己的生活和环境产生影响和控制。然而,我们有的家长,为了让孩子一心用在学习上,除了学习,所有的事情全都包了下来,这就可能培养出学习的达人,生活的废人,婚姻中的妈宝人。

第二,鼓励孩子制定目标和计划。帮助孩子设立适当的目标,并协助他们制定实现这些目标的计划和步骤。这可以帮助孩子了解自己的能力和优势,并提高他们的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能力,提高孩子对学习、生活的意义感,防止所谓的“空心病”。一个没有目标和计划的孩子,就像一个剪掉胡须放在水塘中的老鼠,失去方向,只能溺水身亡。

第三,肯定、赞赏孩子所取得的点滴成绩。要及时地赞扬孩子的努力和进步,不管孩子取得的成就大小,都及时表扬、随时肯定,这是孩子成长的精神动力,是孩子长大成人的心理支持,这样更能激励孩子继续努力并获得更多的成就。值得重视的是,开始的时候,要让孩子做百分之百能做到的事情,然后做稍微有点难度但经过努力也一定能够完成的事情,让孩子不断地体验到成功,自信心就会自然而然的建立,就会有克服困难的勇气,而不是遇到难题就一筹莫展,甚至回避躺平。随着孩子成功体验的积累,孩子就会看到学习的希望,从而找回了学习的源动力。

第四、培养积极的心态和情绪调节能力。这需要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能托住孩子暂时的情绪波动,站在孩子的立场上去体会孩子所经受到的情绪情感,做到耐心地倾听孩子的心声、设身处地地理解孩子的需求、帮助孩子应对困扰和问题,成长的烦恼就会减少,暴风骤雨般的情绪或许就会慢慢的风平浪静。

第五,调整好我们家长自身的情绪。家庭温暖和谐是孩子成长的沃土和良港。照顾好自己的情绪,经营好夫妻关系,这些都与孩子的茁壮成长和他们将来的发展和生活幸福有着极大关联。希望我们共同努力,给孩子创造一个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创造一个温馨而幸福的生活港湾。